公共体育场首先姓公

2017年11月23日09:08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最近几日,围绕2017中国足协杯比赛的门票,网上坊间一片议论。

  有好事者贴出许多贴子,上面有关于上港与申花第二场八万人体育场决赛的门票发售的传说,有的说是集团(上港集团)内部统一规定球票的流向,有的是将原赞助商门票也取消了,改由统一分配,有的规定不得穿蓝色衣服入场……

  太多的传言,真假难辩,但是有一点似乎可以是肯定,此次八万人体育场的球票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买到,申花球迷获得600张球票。

  对于上面这些含有严重排他和垄断意味的传言,我严重表示怀疑。我不相信上港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企,对属下俱乐部球队的比赛会有如此小气量的表现。作为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上港集团是经历了剧烈国际竞争才获得如此殊荣的,深知竞争对于企业,甚至对于其他事业的激发和促进作用,怎么可能做出垄断球市、垄断球票的事情呢?

  上港与申花在主客场门票的分配争执,不是没有发生过。2015年上港与申花首次德比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关于门票展开的。申花主场坐满也就2万多人,八万人体育场号称八万人,实际上有六万多个坐位,比虹口足球场大出两倍。当时因为上港坚守的500张客队球迷门票约定,两个俱乐部还闹得不愉快。

  当然,并不是上港与申花的每一次主客场门票都这么紧张。今年联赛申花与上港主、客两场比赛,我没听说过双方俱乐部因为门票的事情发生矛盾,原因很简单,申花主客场都落下风(总比分2比9),门票问题自然不是重点。因此,只要双方实力相近,或者结果越不明、竞争越激烈的比赛,就越激发关注,球票问题就越突出。上一场申花主场1比0获胜,此番移师上港主场,一战决定足协杯冠军奖杯谁属,自然观者涌跃,门票不够用了。

  上海足坛今年喜事不断。先是全运会豪夺足球项目4冠,第一次实现大满贯;再是足协杯前4名中,有3支是来自上海的俱乐部队;上港俱乐部在中超和亚冠取得亚军和前4的好成绩,并且两度淘汰中超霸主恒大;这次是上海的两支俱乐部争夺足协杯冠军,更是上海足坛的幸事。

  首场上港和申花踢出了高质量的比赛,不仅无愧,还给足协杯加彩。周日将进行的第二场决赛,也是中国足球2017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毫无疑问吸引了来自全国,甚至海外的热烈关注。人们期待这一场比赛继续踢出高水平,为中国足球,也为上海这座城市增色。

  对于上海来说,这次比赛也是一个对外展示的极其重要的机会。上海开埠一百多年来,海纳百川,从不闭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才有了今天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地位。上海目前拥有两支竞争力极强的一线足球俱乐部(期待第3支、第4支),将来要争取能够比肩伦敦(13支俱乐部,其中6支英超)。以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体育地位,以上海目前的发展速度,我以为这个目标并不遥远。

  上海的足球发展是如此美妙,足协杯如此受关注,无论是上海球迷还是外地球迷,无论是上海人还是其他省市人,都应该有平等机会获得观看这场比赛的机会。当然,球场容量有限,可以采取各种方法,包括网上订票(在国外,网上订票早已经成为售票的主要方向,包括世界杯、欧洲杯等球票,绝大部份都是从网上售出)等,先到者先得,公平而透明。

  还有个问题是,是否有对观看的球迷进行“立场选择”?如果不是某方球迷就不得有票,如果穿某方球衣颜色就不得入场,这种歧视性排他性做法,是与体育的大众化娱乐化和职业化足球发展严重相悖的,公共的体育足球比赛场首先姓公,不应该成为私家会所的堂会。再退一万步讲,假使既不是上港,也不是申花的球迷,难道连进球场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有制订这样的作法,那实在是太短视,太狭隘,太自闭。为了一个奖杯而不惜采用一切手段,这样的奖杯即使到手,也不会赢得公众的认可。中国有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同这场比赛,这个奖杯,凭水平,凭发挥,经过竞争堂堂正正获得,奖杯一定是24K足金,所有人都会为此欢呼。如果在获得冠军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堪之作沦为笑谈议论甚至批评,也同样会与奖杯一起流为传说。

  我相信以上港集团的包容、睿智和目光远大,上港俱乐部的勇气和魄力,不可能作出这样的规定。

  我更希望周日在八万人体育场进行的中国足协杯决赛,能够以一场中国足球高质量的、荡气回肠的精典比赛而流传,上海上港和上海申花共同携手,为中国和上海足球,为2017中国足球的漂亮收官做出自己的贡献。

  等着这一刻的到来。

  本文来自公众号@葛爱平评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上港申花足协杯体育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