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午志:判例解读增加对裁判员的理解

2014年08月19日15:12   体育专栏  作者:董午志  

  北京国安与贵州人和的比赛中,国际级裁判员石祯禄较好的完成了执法任务,几次黄牌警告的出示也是十分及时和准确。1、24分钟,饶伟辉对张呈栋犯规,黄牌;2、42分钟,马辛斯基背后铲倒周挺,黄牌;3、93分钟,宋博轩中场铲倒萨利,黄牌;这几次犯规都属于鲁莽的犯规。规则规定,鲁莽的犯规是要被出示黄牌警告的。(鲁莽的犯规:表示队员的行为完全不顾及对方的安全,或者因他的行带来的危险性结果。)而上半时第40分钟,赵和靖中场拉人的犯规,则属于非体育行为,客观的来说也是要被出示黄牌警告的,但赵和靖躲过了黄牌的处罚。从这一点上也应该提醒国安的队员,不要因为在这些小的环节上,因防守动作的随意性吃到无谓的黄牌。这次是躲过了纪律处罚,那下次呢?

  其实,裁判也是人,不是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执法世界杯的裁判员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判和错判。在场上的电光火石之间,判断上出现些许偏差是正常的,何况出现正确的判罚时我们也会加以称道。我们希望通过对判例的解析,让大家更理解裁判员判罚时所要面对的困难,把集中在判罚结果上的视线转向裁判员在判罚之前所处的处境的考量上,比如说跑位是否合理、视线是否被挡等诸如此类的这样一种思索,以此增加对裁判员的理解,同时也是帮助球迷朋友可以更好的去读懂比赛。

  只是在把足球这项运动更好的介绍给所有人,这才是我们的初衷。是对规则的普及,而不是攻击。无论判罚是对是错,都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则为准绳,目的就是做到客观、公正的去解读规则,因为,你判或不判,犯规就在那里,不多不少;出牌或不出牌,性质就在那里,不轻不重;我说或不说,事实就在那里,不偏不倚。我们不会落井下石,而是想抛砖引玉;不会欲盖弥彰,而是要拨云见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国安 裁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