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震:08年之后中国不踢球

2014年09月29日17:57   体育专栏  作者:赵震  

  2005,中国足球看上去挺美!

  虽然国家队在这一年里无缘亚洲8强赛,但青少年足球却表现出了少见的强势头。5月U20国家队在荷兰世青赛打进了16强,9月U17国少队在秘鲁又打进了8强。这是自1985年以来中国足球在青少年上少见的“大”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足协再一次进行了高层的人事更替。谢亚龙替代前任阎世铎出任足管中心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

  在这一年里,08奥运会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主旋律。从年初开始中国足协就一直在筹划08足球工作小组。随后的国家队组建和比赛都在围绕着08奥运的大主题进行。

  在这一年里,更换了主教练的国家队也开始有反弹的迹象。虽然全年没有什么大型赛事,但国家队依然夺得了两项地区性赛事的冠军,当然这也是历史性的。

  只有联赛成为了这一年里的不和谐音。虽然没有出现前几年让人惊心的“假”“丑”“黑”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足协取消升降级的“休克疗法”取得了成效。实际上在连续无升降级之后,联赛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但在08奥运的大主题下,联赛的萎糜不过是“9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问题”,总的说来,2005年中国足球一片“形势大好”。

  在这一片形势大好之下,没人发现危机已经如薄冰之下的暗流喷涌欲出!没人发现在青少年表面的成绩之下,未来的基石已经开始出现致命的裂纹。如果说始于01年的联赛危机还只是“病在腠理”的话,今天的青少年危机已经开始“病入骨髓”。

  一项始于沈阳民间的调查显示,目前的10到13岁的小学生当中,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踢足球的人数只有4%;同样在这次调查里,家长支持孩子打篮球的人数超过了21%。来自辽宁省足协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05年省足协注册的运动员人数只有721名,如果除去职业队和成年队的球员,青少年球员的注册人数只有不到600人,而在2001年青少年的注册人数超过了2000人。

  数据总是让人触目惊心!

  比数据更惊心的是现实!从1995年开始,足球学校开始大批上马代替了传统的业体校。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发展几乎被足球学校把持。但这是什么样的10年啊!

  10年过后,当年大批临时成立的足校已经解体,剩下的也在苦苦支撑。10年过后,基层的青少年足球基础几乎被破坏殆尽。不客气地说,过去的10年是对中国足球青少年竭泽而渔的10年,是杀鸡取卵的10年。

  不只一位在采访对象对记者提起未来的担忧:“现在足协眼光只盯着2008年奥运会,但一个现实问题是,08奥运会之后怎么办?”一个并不算耸人听闻的结论是,08之后中国足球将面临无人来踢的局面!

  我们接下来所做的工作在某些人看来或者有些让人讨厌,因为我们在揭开一个盖子,而那个盖子下面显示出来的东西会让大家觉得不是那么舒服。同样地,这个工作也有些残酷,就像告诉一个重症病人实情一样。不过还好的是,中国足球还没有到无药可制的地步,否则直接“安乐死”就行了。

  足球已不是第一选择

  32岁的张宏家是沈阳体育学院的足球理论研究生,让他对青少年感兴趣是因为他的导师——梁殿乙,现任辽宁省足管中心的副主任,主管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今年5月,张宏家组织了一次面对沈阳市内的青少年调查。接受调查的是3年级至6年级的小学生,换言之是10——12岁的孩子,正是准备接受足球教育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调查张宏家选择了小学生的家长,因为在中国的环境下,很多时候是家长而不是孩子自己决定将来自己会做什么。一个月的时间下来,调查的结果把张宏家吓了一跳。

  我见到张宏家的时候,已经是11月的冬天,距离他的那次调查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但那次调查给他留下的印象依然深刻:“我是想通过一次社会学的调查来看看足球在人们心中特别是青少年的心中到底是个什么地位!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张宏家个在沈阳寒冷的冬天里对我说。

  在全国来说,沈阳是仅次于大连的足球城,以前学校里足球的基础相当好。我至今还记得在我上学的年代里,足球是学校里男生当中的多数人运动,那时候不踢足球的男生常常被人们认为不合群。而篮球在那个时候只属于足球的附属品,篮球场上通常大个子和那些怕冲撞的男生天下。

  但仅仅10年的时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张宏家给我讲了与学生家长进行座谈的细节:“大部分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踢球,主要是怕受伤,觉得足球太粗野。而打篮球,很多家长都支持。理由可能你们想不到,家长认为打篮球孩子可以长大个,现在一家都是一个孩,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个头长不起来。”

  在这个调查里,一个更让人沮丧的结果与经济有关,调查显示,家庭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越不主张孩子踢球,让孩子踢球的家庭几乎都集中在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家庭。而一个无情的事实是,目前的足球学校月收费都在1000元以上,这几乎断了这部分孩子学踢球的道路。

  一些我们平时忽视的细节甚至也在决定着人们对足球的兴趣。在完成那个调查之后,张宏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中学,最近一段时间他正在一所私立中学客串体育老师,以完成自己的调查。他对记者说:“现在篮球在中学生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代名词,现在学生成熟的早,很多在中学就已经开始处朋友。说白了,在学生当中认为踢足球没有打篮球‘酷’啊!就为了泡妞很多男孩子都去打篮球了。”

  一个巧合的现象是,在过去的10年里正好是中国篮球大发展的10年。无论是NBA还是CBA都在经营着一种理念——把篮球变成一种时尚的文化融入到青少年的生活当中。而这10年里,足球做了什么?过去的10年里我们又把足球塑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张宏家的调查里也反应了足球在目前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不少家长都认为足球当中“假、黑、丑”的东西太多,很多家长在座谈中坚决拒绝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职业足球。“花多少钱不说,能不能踢出来不说,现在足球这么黑,孩子到里面能受好的影响吗?我们的孩子到最后什么都剩不下,连做个合格的好人都难!”

  就在我进行这次调查的时候,辽足又闹出了赵本山退出的新闻。虽然在小品当中屡屡上演“大忽悠”,但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赵本山却是少见的能人、少见的老实人,在普通的东北老百姓心里他的影响力是难以想见的。

  “确实不想再蹚这浑水了,我快被淹死了!足球这东西太复杂、太脏,没人再敢介入了!如果不是为了球迷,我可能早就撤了!”你可以想见老百姓们看见赵本山上面这段对中国足球的评价之后的反应——赵本山都撤了,谁还敢把自己的孩子往足球里推?

  08之后狼就来

  1993年是红山口会议后的第一年,很多职业化的纲领性东西都是在这一年里诞生的。一个有些讽刺的事情是,12年后,在职业化改革这一年出生的孩子却对职业足球全不感冒。12岁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足球教育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如此地不乐观。与08适龄段的85和87两个年龄段相比,93年龄段的球员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萎缩。2009年,93年龄段的球员就将面临国少队比赛的任务,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届时我们将面临无人可选的地步。

  一些地方足协已经开始认识到了93年龄组的尴尬。辽宁足协今年举办了省运会,按照规定省运会的足球比赛应该是89年龄组的球员参加。为了扶持93年龄组的球员,省足协特意增加了93年龄组的比赛。7人制的比赛最后竟然只有8支球队报名参加,组织比赛的辽宁省足协官员宋雪松对记者说:“不是我们不想办11人比赛,而是人数上确实无法保证,93年龄组的足球人口确实减少得非常厉害。”而仅仅在4年之前,辽宁省足协曾经同样组织过12岁年龄组的全省比赛,当时是11人的大场比赛,报名的球队竟然有10多支,那是89年龄组的盛况,也是中国职业足球高峰期内最后一批青少年的人材高峰。

  尴尬不仅仅存在于地方足协。郭炳颜是中国足协青少部的官员,进入足协四年来他一直负责组织国青队。他先后参加了83、85和现在87年龄组国青队的组建。他对记者说:“83年龄组当时我只赶上了个尾巴,85和87年龄组我参加了全部的挑选过程。这两支球队都是从全国1000多人里面选出来的,都说这两批出人多,人数是保证啊。接下来89、90这一批应该也不会错,人数也不少。”但提到93年龄组,郭炳颜却没有这么乐观:“具体情况现在还不是很明朗,但我了解的是这批队员的人数绝对没有前几批多,再想有从1000多人里挑出一支队的情况肯定是不会有了,我现在就担心到时候别可供挑选的人只有二、三百人。”

  而在各个足球学校里,93年龄组也几乎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以往这个年龄段早就应该独立组队了。但因为人数太少,很多93年龄组的球员还只能混在91、92年龄段的球员当中一起训练比赛。

  2008年之后,中国足球将向何处去?2018年世界杯将轮到亚洲举办,中国曾被看好是2018年世界杯的东道主的热门候选。但如果以我们现在青少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有底气去争办2018年的世界杯吗?到时候我们拿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去参赛呢?

  比现实更可怕的……

  在这次调查当中,让记者感觉最可怕的不是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现状,而是决策者的功利与漠视!

  在这次调查开始之前,我们天真地以为,对于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决策者们更多地是不了解。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5年之前甚至是10年之前,相关的有识之士就已经提出了关于青少年足球的正确发展方向,也提出了一些不乏远见的建议。甚至一些决策者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足协的最高领导人经常是陷入到一种功利足球的泥潭中而难以自拔。

  “中国足协已与教育部有关部门共同商定,按照‘统一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赛制’的原则,共同组建中国学校足球委员会,逐步建立健全‘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学校四级足球联赛体制。中国足协在今明两年将分别出资300万元,扶持学校足球联赛体制的建立。青少年的训练和比赛原则上不得占用文化学习时间,从2003年开始没有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的青少年运动员不准参加全国乙级以上比赛和成为职业球员。地方足协要严格足球学校审批制度,清理整顿不具备办学条件、学生家长和社会反响较大的足球学校。”

  以上的这段话摘自2001年1月阎世铎在深圳足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那是阎世铎在上任之后经过大半年调研之后对青少年足球发展提出的发展方向。直到今天,我们再回首来看阎世铎当年提出的几条措施仍然是青少年发展的金科玉律。

  但是现实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阎世铎不断深陷世界杯出线、联赛假丑黑的事务性工作里。他关于青少年发展的设计成为了永远的蓝图。

  2005年,当足协又一届领导上任之后,我们发现决策者的目光依然停留在“上层建筑”上,08奥运会已经成为了高于一切的指标,在这样政策指导之下,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依然难以被提到议事日程之上。就在这一年,中国足协关于08奥运会的备战会议开了几次,08奥运小组也早早成立。而计划中的全国青少年工作会议却推了又推,从年初推到年中现在又推到了年底。

  我们最担心的是决策者的这种漠视与观望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难道真的要等到狼来的时候再打狼。一位老足球工作者在调查里对记者说:“青少年足球是关系到未来的,难道我们真要等到将来被后人指着后背骂娘的那一天才重视青少年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足球 足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